拾荒助学助困20年,宁波95岁“爱心老人”离开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4:16:00    

近日,海曙“爱心老人”姜善庭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5岁。这位骑着三轮车拾荒助学助困近二十载的耄耋老人,用积攒的卖废品收入和微薄退休金共十余万元资助困难群众。

“钱留给需要的人,是父亲一生的执念,他走了,我们继续完成他的心愿。”8月13日,老人的女儿们将海曙区慈善总会的慰问金加上她们的爱心款共计6000元,以老人的名义再次捐到海曙区慈善总会用于资助困难群众。

据悉,姜善庭老人生前住在海曙区古林镇藕池村,当时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每天早上起床后会骑着三轮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捡拾废品,老人的膝盖因车祸留下后遗症,行走百米便需歇息,却坚持用积攒的卖废品收入和微薄的退休金捐资助学助困。

多年来,姜善庭老人默默奉献,从来没和任何人说起。偶然间,女儿们才知道了他捐款的事,后来经过各级媒体的报道,大家才知道老人的爱心事迹。因为担心老人的身体,大家纷纷劝其不要捐了或少捐点,但老人却说:“我就是想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

据老人的三女儿姜女士回忆,老人每月有1200余元退休金,对于这些年到底资助了多少人,老人自己也记不清了。

有一年老人从报纸上看到横溪镇有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读不起书,为之触动。便怀揣着4000元钱坐公交车专程赶到横溪,将善款交到老师手里,又买了生活用品送到学生家中。

还有一年冬天,集士港镇山下庄村一村民的女儿得了白血病,老人知道后,将3000元钱送到该村民家中,献完爱心后就悄然离开,没有留下姓名。

据与老人熟识的藕池村村干部介绍,老人初中文化,自幼家境贫寒,曾在村里的一所小学当过几年代课老师。其间曾看见一些贫困孩子辍学而急在眼里,疼在心里。自那时起,一颗行善助困的种子就播撒进了老人的心田,于是这些年来老人一直在想方设法捐款助学。

2018年,老人将5万元积蓄捐至海曙区慈善总会时,在捐赠证书上仅留下“爱心老人”四字;2019年,他拄着拐杖到派出所委托民警代捐1万元……

大家纷纷感动于老人的事迹——

“2018感动宁波十大慈善新闻事件人物”评选活动中老人入选,评委会称他为“最美老人”;

2019年1月7日,在第四届海曙区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老人被授予道德模范特别奖;

2019年6月11日,第六届“海曙慈善奖”评选中,老人被评为区“慈善之星”;

2022年9月,老人荣获全国慈善会系统榜样宣传活动“优秀基层慈善人物”。

获助的江苏省连云港市学子张作雨同学在得知老人过世的噩耗后,连夜撰写《致姜善庭爷爷家人的一封信》,张同学在学校成绩优异,但却不幸患了白血病,姜善庭老人便从初中开始资助。

如今已考上大学的张同学在信中写道:“爷爷的资助,改变的不仅仅是我的学业轨迹,更深刻地塑造了我的灵魂。让我在最脆弱的时候,真切地体会到人间大爱的力量。那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资助,更是点燃了我战胜病魔、继续求学的希望之火!”

张作雨在信中表示:“我会加倍努力,勤奋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将爷爷传递给我的这份爱与善意,继续播撒出去,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按照老人的遗愿,姜善庭老人的女儿们本想继续资助这位张同学,“我们现在条件也慢慢好起来了,把这些钱留给更需要的人吧。”张作雨的家长婉拒了。

海曙区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老人用三轮车滚动的轨迹,在甬城大地上写下了‘大爱无疆’四个字。纵使三轮车已停,车轮碾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深深刻下善的印记;即便斯人远去,他躬身拾荒的身影早已化作永恒的精神丰碑,继续温暖着甬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