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盛锐 通讯员 刘向宇
7月9日上午,杭州市首届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知识竞赛决赛现场气氛热烈。
6支代表队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萧山区代表一队获得冠军,临平区代表队、拱墅区代表队获得亚军,萧山区代表二队、淳安县代表队、西湖区代表队获得季军。这场以“专业赋能、服务筑基”为核心的赛事,是对杭州市基层助残队伍业务能力的全面检阅。

市残联供图
杭州市首届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知识竞赛自启动以来,历时一个多月,历经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阶段,各区、县(市)广泛发动,积极组织选拔储备人才。复赛阶段14支代表队通过激烈比拼,最终6支队伍晋级决赛。
决赛阶段,题目深度贴合基层助残服务实践,既涵盖了残疾人工作通识、综合规划、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服务技能、党建知识等残疾人工作各个方面,也深度还原了助残服务“最后一公里”中的各类现实场景,全方位考验选手政策运用能力和现场应变水平。
在紧张刺激的“情景模拟题”环节,10道精心设计的实操题将比赛氛围推向高潮。

市残联供图
这些题目涉及康复辅具申领咨询受理、设计残疾人保障政策最优方案、残疾人家庭入户访视互动、残疾人就业求职现场辅导、残疾人信访受理等多个方面,要求每支队伍派出选手在4分钟内对场景进行模拟演绎并作出回答。
“很多竞赛题目源于日常服务场景,比如如何精准解读某项补贴申领条件,如何协助残疾人维权。准备比赛的过程就是一次‘回炉’学习,补齐了知识短板。”来自淳安代表队的参赛选手徐晓东在赛后分享道。
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效应不断延伸——不少区、县(市)残联组宣工作负责人都表示,将在赛后梳理出残疾人服务高频问题在全区专职委员队伍中进行再学习、在深化;很多参赛选手还表示,计划将所学所悟带回基层,传递给更多同行。

杭州市残联供图
在推进残疾人事业现代化进程中,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联结助残政策与民生保障的神经末梢。截至目前,杭州市共有基层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3508名,平均每人服务约75.4名残疾人,其政策执行力与服务精准度直接影响26.4万名持证残疾人家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