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委社会工作部会同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市心理学会,在高新区凌水街道栾山社区共同举办《“心理咨询师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指引(试行)》发布仪式,标志着大连市党建引领基层心理服务迈入标准化、专业化新阶段。
据悉,《工作指引》将党的领导贯穿心理咨询师进社区工作全过程,确定了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明确了“党建引领、系统谋划”“以人为本、专业先行”“需求导向、多元参与”三项基本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度构建三级心理服务体系,有力推动社会心理服务标准化建设。在服务内容上,聚焦社区工作者心理支持、群众心理关怀、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援助队伍组建四大方向;在流程规范上,细化七项服务流程及三项监督保障措施,确保三方协作衔接顺畅、服务高效有序。
针对社会心理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意义与路径,活动主办方进一步阐释,其既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也是行业规范发展的基石。相关部门将坚持把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健全“党委部门、高等院校、心理学会”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推动形成“党委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机制,为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注入制度性力量。
关于品牌打造与长效机制建设,主办方强调,将持续深化“党委部门搭台、高校赋能、行业深耕”三位一体的社会治理合作模式,深耕校地合作,推动协同创新,鼓励、引导心理学、社会工作领域专业人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打造“汇聚‘心’力量,服务社区百千万”的大连市“情满社区·幸福有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刘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