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5月26日报道5月24日,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广电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进基层、进企业、进高校宣传活动走进自贡仙市古镇、艾叶古镇等古镇院落,探寻“千年盐都”古镇魅力,深度挖掘自贡文旅融合新路径。
自贡因盐而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星罗棋布的古镇述说着这座千年盐都的传奇历史。记者走进仙市古镇,看见盐运码头游船穿梭,老街古巷游人如织。仙市古镇始建于隋开皇年间,这里曾是,“东大道下川路”运盐的第一个重要驿站和码头,有“中国盐运第一镇”之称。镇内至今保留有四街、四栅、五庙、一祠、三码头等众多历史遗迹。走进仙市古镇,这里没有喧嚣的商铺,一座座百年老建筑、斑驳的青石板路,依然能窥见当年“水路交通、橹船云集”的繁荣景象。


记者了解到,近些年,仙市古镇依托“临铁”“临灯”区位优势,积极完善游客中心、沿河栈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常态化推出“新春玩灯会”、“五一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季”、“十一金秋旅游季”三大节庆活动,先后推出大型实景沉浸式歌舞表演如《盘滩过坳》、《盐商嫁女》等;并坚持“古镇游+乡村游”,打造“油菜花田”、“向日葵花海”,举办“龙虾垂钓活动”、“蜜桃采摘季”“龙虾美食音乐会”等乡村旅游活动,开展“赏花研学体验季”研学旅游活动。

仙市古镇古盐路
据沿滩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仙市古镇接待游客总达105万人次,同比增长9%,全面激活古镇餐饮、住宿等“夜经济”,推动文旅综合收入突破4.2亿元,户均收入增加2万元。
探寻古镇历史,寻味古镇美味。中午12点左右,自贡市艾叶古镇的青石板老街上已是人头攒动,不少游客都是冲着这里的美食而来,一时间各家餐饮店内座无虚席。
艾叶古镇又名艾叶滩,素有“盐运古道第一滩”之称。这里曾是自贡盐运的重要枢纽。数百年来,盐工、马帮、商贾在此歇脚,催生了以麻辣鲜香著称的盐帮菜。与自贡市区相比,艾叶镇的美食更显原生态,许多传统做法在这里得以完整保留。

艾叶家会蘸水兔、艾叶水蜂子、立玲夜宵、万氏豆花庄……众多美食早已闻名遐迩,成为古镇的一张张名片。记者了解到,5月31日,井盐文化传承季第三届自贡市贡井区艾叶古镇文化旅游活动即将拉开帷幕,艾叶古镇将迎来又一个旅游旺季。


“我们正在着力将艾叶古镇打造成为集盐帮美食体验、非遗文化展示、特色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艾叶古镇党委书记陈鹄充满信心地表示,“在保留传统井盐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我们将引入更多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不仅能品尝地道的盐帮美食,更能深度感受千年盐都的历史文脉。通过文旅融合发展,这座古镇必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作为千年盐都自贡市井盐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三多寨则有着与传统古镇不一样的风情。三多寨寨堡建于险峻高耸的山顶,四周建城墙与峭壁悬崖之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行走在石板路上,三多寨镇人大主席罗小华介绍道,“三多寨”的石墙周长一千三百丈,高约三丈,厚八九尺,分东南西北四道寨门,门上修有箭楼和炮台,共有垛口2555个,内有农田400亩,修建房屋数万间,自开水塘,广储粮草。寨内还设有八景:“尖山晚照”“双塘映月”“峻岭横烟”“肖岩滴翠”“马鞍曙色”“仙洞云峰”“古井泉香”“佛寺晓钟” 。
步入梨园,古梨树上枝头早已挂满果实,再过几个月这里即将迎来丰收。近年来,三多寨创新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多次举办三多寨梨花风筝季系列活动,共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产生经济效益约600余万元。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张烁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谭麟 监制:赵若一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