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沾化区博瀚堂养殖基地的盐田对虾进入收获季,一箱箱色泽清亮、个头均匀盐田对虾装满一字排开的生活鲜运输车。

讨价还价声、微信支付到账声、车辆鸣笛声……勾勒出一幅水上夏收图。
“这批虾是今年3月从海南搭乘飞机到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后,‘坐’专车(生活鲜车)运到这里投放喂养。”博翰堂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唐志富介绍,“今年一个棚大概出产2000斤左右的虾,总共大概能产到1000万斤,整个这一季的产值在1.6亿元左右。”

在外塘养殖对虾的基础上,沾化区海防办事处整合盐碱地资源,尝试智能化设施大棚养殖对虾。

智能化设施大棚缩养殖,短了对虾生长周期,提升对虾产量和质量。一年可产出两茬对虾,亩产较露天养殖提升近20倍。
“我们立足比较优势,坚持科技赋能、品牌塑形,成立对虾全产业链党建联盟和渔业协会,创新养殖模式,实施‘南苗北育’,建设智能化生态设施大棚,实现一年多茬养殖,打造‘海防对虾’区域公用品牌。智能化设施大棚养殖对虾错开了外塘虾集中上市时间,实现了活虾常年有,供应不断档。”海防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子堂介绍。

截至目前,海防办事处对虾养殖面积已经超4万亩,年产对虾1.3万吨,产值达4.2亿元。
(大众新闻记者 程芃芃 通讯员 李向中 侯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