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上提交资料到装表通水,全过程仅用两个工作日。社区的‘星级水管家’还主动上门服务,太给力了。”家住广州越秀的李女士对广州供水服务速度赞不绝口。而这正是广州水投集团作风之变的缩影。
近年来,广州水投集团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发力,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持续优化供排水服务,推进产业链延伸拓展,以实实在在的作风转变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贡献水投力量。

夯“实”根基,为基层做“减法”
水之柔,却可穿石。转作风,就要似水之恒,久久为功,就要用“实”的作风为基层松绑、以“减负清流”滋养基层活力,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实事。
从源头着手,向治本深化。近年来,广州水投集团党委把整治形式主义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部室工作作风、切实提升服务基层效能的若干措施》,通过20条硬措施实现自上而下的高效运转。
“我们聚焦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健全会议统筹组织协调机制,实行大型会议提前审批,严控会议数量、规格、质量,设立每周五为无会日。”广州水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为了扎实推进“精文简会”工作,让基层干部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来,集团还严格落实发文审核机制,确保发文必要性、合规性、实用性,严控发文数量、范围、篇幅。
水往低处流,是本性;干部往一线沉,是作风。
如今,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的党员干部,工作“内存”得以释放。他们将办公桌搬到基层现场,实打实的“一线办公”,通过实地调研、联动社区等方式,确保市民诉求“受理零延迟、转派零误差、处置零积压”。2024年集团累计承接12345热线转办工单4.3万余件,工单办结率达100%。
集团相关部室也深入二三级企业开展服务基层调研13场次,集中解决企业反馈问题73条,推动各部室负责人到基层蹲点调研、领衔调研课题14个,心贴心服务基层,焕发出干事创业新气象。
做“细”文章,为民生做“加法”
水不争,而利万物。转作风,就要似水润万物,细入毫芒,以“细”的作风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米”,让“民声清单”变“幸福账单”。
锚定民生“小切口”,细节之处见真章
在荔湾区桃源社区,打开水龙头,量足、压稳、质优的自来水便汩汩流出。“以前夏天用水高峰时段,洗个菜都困难,供水改造后不仅水压更大,水质也更好了。”居民张阿姨开心讲道。
“看得见”的施工紧锣密鼓,“看不见”的细节打动民心。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的“毛细血管”,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下足“绣花”功夫精改造,把“小而美”理念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各环节,并采取错峰作业、主动沟通等措施,将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600公里老旧管网改造,截至2025年5月已完成超670公里,并累计完成14.2万户老旧小区供水设施改造,不仅使老旧小区焕发出新活力,也让居民生活“里子”更有品质。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细心服务显匠心
“要让服务从‘等诉求’变成‘送上门’!”这是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星级水管家”李颖琳常挂在嘴边的话。流花网格是典型的“四多一少”区域,面对挑战,李颖琳协同团队开展“扫楼行动”,多渠道核查用户信息;同时与街道、社区密切联系,在显著位置张贴“水管家”信息卡,组建街道社区供水服务微信群,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报修、咨询。李颖琳自己,则在微信群24小时回应用户的用水问题。
居民王叔感慨:“有李管家在,用水问题从不过夜!”2024年以来,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创新打造“星级水管家”服务品牌,把中心城区划分为28个供水片区、422个网格,形成“1名党团员+2名网格员+N户市民”的服务矩阵,构建60个“星级水管家”精品网格覆盖超50万用户,2000余名党团员下沉一线,将供水问题解决在群众家门口。
在天河区的城中村,另一种“水文章”正在书写。
“过去暴雨总会积水,现在手机扫码‘码上办’二维码反馈,广州排水公司半小时准到,再也不用担心水浸问题了。”天河的居民黄阿姨讲道。广州水投排水公司将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排水公共服务基层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实践接诉即办、码上快办、未诉先办、书记约办的“四办”工作机制,自“码上办”平台推出以来累计处理排水诉求事项近1万件;同时构建广州中心城区防内涝“半小时应急抢险圈”,布防抢险平均到位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左右,确保快速响应、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细微之处见品质
去年9月,广州市陶轮学社危房原址重建工程主体建设完工后,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联同广州供电局、燃气公司、中国电信等单位,“一键四连”实现广州首宗“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业务。这种模式将传统的“一事一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为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服务。
2025年起,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推行“获得用水报装业务配建到红线”,将供水设施建设延伸至项目红线,所有符合政策条件的获得用水报装业务外线工程均由自来水公司出资建设。“这个新举措,不仅大大减轻了我们企业的负担,更让我们能够集中优势资源投入核心业务,大幅提升项目建设效率。”广州某新建楼盘项目负责人讲道。
细是服务态度,更是作风底色。党员干部细听民声、细问民需,细微处解难题、暖民心,让每一滴水都流淌出责任与担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正是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勇“闯”新路,为发展做“乘法”
水之势,激流勇进。转作风,就要似水之勇,奔涌向前,敢于打破常规,既要顺势也要创势,以“闯”的作风发挥“千姿百态”的乘数效应,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闯入产业发展新赛道
“我们在做强水务主责主业的基础上,推动国有资本向产业链上下游前瞻性战略性领域集中,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向国际化、市场化拓展,努力打造新的增长点。”广州水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广州水投集团作为具备研发、投资、设计、建设、运营、服务全产业链的水务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超2000家。近年来,广州水投集团充分发挥水务产业链链主作用,通过战略合作、国企带民企、股权投资、链式招商等多种形式,链动上下游协同共赢。目前,广州水投集团已与东亚集团、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彭永臻院士团队等达成战略合作,为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开辟了广阔空间。
“我们也积极谋划走出去,设计板块成功中标首个海外项目——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快速公交系统(BRT)项目前期咨询工作。”据广州水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施工板块也先后中标江苏盐城建湖县城南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珠海市唐家水厂二期工程等省外市外大型水务项目。

同时,集团成立产业链公司、水处理设备公司等,布局推进智能装备、设备维修、设施管养、环境监测等多元业务。
据悉,所属市政总院成立数字研究院,对外拓展承接水务、交通、勘测数字化等业务;所属排水公司成立广排产业科技发展公司,全面铺排装备研产销业务一体化商业链路,实现小型智能清疏装备销售“零”的突破;所属城市服务公司业务拓展至商业管理、物业服务、食品经营、电子商务、文化文旅、绿化园艺、全域安防等板块,致力成为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
闯进绿色低碳新领域
“每一吨碳都有迹可循。”据广州水投净水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在沥滘净水厂三期的碳排放数字化管理平台上,污水处理全流程碳排放总量、碳减排量、碳足迹可实时监控,采用精准曝气、智能投加、绿化碳汇等举措,实现鼓风机电耗下降8%以上,可节省电费约19万元/年,年度碳减排量超8000吨。

“我们也积极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探索应用‘水务+光伏’新模式,充分利用地上式池体加盖、构筑物屋顶、地埋式净水厂地面等空间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目前已在均禾净水厂等应用,发电项目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广州水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广州水投集团多措并举发展绿色金融,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创新构建“ESG+绿色金融”发展模式。2024年发行首期数字人民币科创公司债3亿元,以全国首单水务数字人民币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支持“百千万工程”领域,创全国5年期信用债券发行票面利率历史最低;所属净水公司发行大湾区首单绿色债、气候债双达标债券3亿元,票面利率创近3年粤港澳大湾区地方国企同行业、同期限中期票据利率新低。
闯出技术创新新突破
广州水投集团有7座全地埋式净水厂采用MBR膜处理工艺,凭借成熟的工艺体系、稳定的出水水质和高效的运营管理,在MBR污水处理领域实现技术领先,树立了行业标杆。在此基础上,集团也在不断探索工艺创新突破,针对污水处理厂高耗能这一行业共性难题,经过充分比选和市场调研,选取AOA工艺作为工艺优化的核心方向。
“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原则,我们正分阶段、分批次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实施改造升级。未来将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重点突破地埋厂空间限制、MBR工艺协同运行等技术难点,实现效益最大化”。广州水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新建的环城北净水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0万m³/d)已全面启动AOA工艺的设计及建设工作,项目建成投产后,运行能耗成本可减少约15%,药耗成本可减少约54%,吨水变动成本可减少约20%。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集团广泛引入多种污水污泥资源化技术,探索资源再生产品的市场出路。运用水源热泵技术提取污水中热量,目前已用于为净水厂内污泥干化工艺提供热源,正推广空调系统制冷等方面的应用;再生水方面,积极参与编制广州市再生水利用规划,完善再生水多用途利用标准;污泥资源化上,前端探索开展厂内资源有效利用,推动污水厂实施磷肥回收技术,后端环节开展污泥在建筑材料、农业林业生产方面的利用。
科技创新不停步。截至目前,集团共获得国家、省、市各级科技奖项186项,拥有授权专利845项,软件著作65项,参与编制并发布国家、行业、地方、团体等各项标准82项,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市级技术中心3个,省、市级工程中心6个,省、市级院士、博士后、博士工作站和实践基地8个。
闯出高品质水新路子
广州水投集团积极推进“高品质水进小区”,联合房地产开发企业,按高品质水标准统一建设二次供水设施,实现“建设—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好水”赋能“好房子”,进一步提升住房品质,让好房子更有市场。
目前,所属广州自来水公司已承建海珠区琶洲南TOD、力诚·榕诚湾等多个新建楼盘的集中式深度处理二次供水系统,花都自来水公司也在花都区新建商品房、安置区及微改造项目等18个住宅项目中成功打造“统建统管”“全屋高品质水”示范小区。

好作风,就是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广州水投集团正以作风之“变”引领发展之“进”,用一池“活水”滋润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记者 孙牧 通讯员 杨楠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王敏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